好繪本的兩個元素
摘錄自:從父母懷裡讀出閱讀力
2012-06 親子天下特刊
1. 圖畫本身就會說故事
共讀繪本時,父母看的是字,孩子看的卻是圖,而且孩子對於圖像的觀察往往敏銳而細緻,可以看到成人無法發現的細節,因此圖畫的品質成了好繪本的關鍵元素。日本繪本泰斗松居直認為:「畫得可愛」「顏色鮮艷美麗」不代表那就是一本好繪本,真正的優良繪本,必須擁有「將語言變成畫面」的能力,圖畫本身就要有故事性、有情節。
例如《來跳舞吧》,一群可愛的動物輪流跳舞,插畫出色的表現了每隻動物的逗趣滑稽表情、動作,隻隻命中孩子的笑點。
2. 圖文兩者共舞
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涂妙如說,繪本是圖與文共同說一個故事,文字寫到的,圖就不用再畫一遍,圖像能達意,文字就不用再寫。松居直提醒家長注意「圖文的一致性」,因為孩子可是會很認真的觀察圖畫書上文字與插畫的關係,若圖像並不符合文字的敘述,那麼可能無法引起圖像思考的幼兒對這本書的共鳴。
例如《好髒的哈利》,前文提及「牠跑到修馬路的地方玩,玩得一身都是泥巴。」從圖畫中可以看到狗狗哈利的四隻腳及下腹部被泥巴染黑,而後文又提到「牠和一群小狗玩捉迷藏,把自己弄得更髒了。」這時,圖畫中的狗狗哈利只剩下眼睛和鼻子附近是白色的了。
由此可見,繪本的插畫要比文字的敘述更為豐富,插畫家要對故事的了解夠深刻才能與文字共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